English

智力支边扶贫 重在科教兴农

1998-11-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创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更好地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民进中央专门在山西省召开支边扶贫工作会议。

教育扶贫,大力培养人才是民进支边扶贫工作的特色。据不完全统计,自90年代以来,民进中央和各地各级组织已联系了近200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组织1100多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支边扶贫,为贫困地区完成各类项目近600个,举办各类培训班540个,培训各类人员达80000余人,引资、筹资和投资人民币787万元,美元100万元,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会代表考察了全国智力支边扶贫先进个人、山西省太原农校高级教师马恩正在临汾地区永和县、吉县的扶贫情况。

1981年以来,马恩正自创办全国第一个面向贫困山区的农业科技代培班起,已为农村培养了大批靠科技脱贫致富的人才。1990年起,马恩正与山西省农资系统联手,先后59次跋山涉水到吉县,通过科技示范,办培训班,现场指导,不但引进了新农药、传播了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农民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威力。吉县适合苹果栽培,但马恩正初到吉县时,很多人由于病虫害泛滥,已对依靠林果致富失去信心。两满池村果农李当辰承包了70亩果园,病虫害不仅使他血本无归,而且欠了一身债务。吉县的虫果远近闻名,烂在地里无人要,50斤苹果也卖不了3元钱。马恩正以李当辰作示范点,苦干一年,制伏了虫害,虫果率降至1%以下,当年获利4万元,无债一身轻,全家告别破窑洞,住进了大瓦房。一次,霜冻使吉县的大批果树濒临死亡,马恩正及时赶去,通过“桥接”技术,起死回生,为农民保住了一批赖以脱贫的本钱。马恩正还为吉县引进优质苹果树苗,实现了苹果产量、品质双飞跃。如今,吉县“壶口”苹果供不应求,苹果种植面积由2万多亩增加到10多万亩。仅苹果一项就占全县农民纯收入的3成左右。

在国家级贫困县永和县冯家山村,人们看到枣树压弯了枝,村里农民用“枣农大财神”称呼马恩正教授。依靠科技,低产老枣树重现旺盛青春。3年来,村里红枣收入稳定在人均1000元左右,不但生活改善,而且为孩子们建起了像样的学校。

近10年来,马恩正几十次到吉县,行程6万多公里,足迹踏遍100多个自然林和山庄窝棚,举办各类培训班40多期,培训人员4000多人次,家中的老父、病妻得不到照顾。吉县的乡亲们每每谈起,总是控制不住感情。

永和、吉县都是深山区,从县城到乡村,一路崎岖险峻。与会代表自太原出发,往返1000余公里,深刻体会马恩正多年深入贫困山区所付出的艰辛绝非一句话所能概括。当地群众声泪俱下地讲述马恩正的扶贫事迹,深深地震动了每一位与会者的心。

民进中央副主席张怀西在会上对民进的扶贫工作作了总结和部署,他要求各地的同志学习马恩正的扶贫精神,使民进的支边扶贫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